日本评论家:中国将失去猪肉、豆腐自由
近日有日本评论家宣称:中国大豆自给率约为13%(2015年),进口自巴西约50%,进口美国约为35%。 1993年为94%的自给率之所以下降,是因为粮价上涨,大豆成为猪的饲料。万一台湾地区发生紧急情况,猪肉和豆腐将从中国消失。 确实当前中国大豆自给率不足,极度依赖进口,1994年开始,我们从大豆净出口创汇,逐年降低至净进口,到2021全年中国消耗约1.1吨大豆,其中进口约9562万吨,国产只有1640万吨,自给率仅为14.6%,而且由于国际粮价上涨,该项花费支出同比增长了35.4%,达到了535.39亿美元。中国进口大豆来源的前三名分别是巴西、美国、阿根廷,其中从巴西进口了5815.1万吨,占比60.2%,从美国进口约为3231.2万吨,占比33.5%,排名第三的阿根廷就只占3.9%。 大豆在我国的主要用途有三个: 二、压榨后副产品是豆粕,是养殖饲料的重要原料,广泛用于生产家畜家禽饲料。我国年豆粕消费量约在7200万吨,其中85%用于生猪和家禽的饲料生产,豆粕主要来源是大豆压榨生产,每吨大豆可产生约0.78吨豆粕,所以我国每年生产的豆粕量差不多也是7200万吨。 三、制作豆制品,我们餐桌上常见的豆腐、豆浆、豆奶等都可以通过大豆来制造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,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饮食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,主粮占比逐渐下降,肉蛋奶则大幅上升,推动了我们对大豆及其相关产品的需求。从以上数据来看日本评论家的话并不是危言耸听,如果中美战场涉及到大豆领域,那么我们不仅是无法进口到美国大豆,甚至全球的大豆都很难进口。 在当前世界全球化的背景下,粮食作为商品也参与到了全球贸易中,在国际贸易中往往产地和消费地是分开的,以大豆为例,巴西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大豆产地,2021年巴西大豆产量为1.35亿吨,其中超过8000万吨出口,而中国是最大的大豆消费国和进口国。这样就需要一条产销供应链,将大豆从巴西的农田搬到中国的人的餐桌,这其中涉及了大豆种植、收割、仓储、运输等等环节,资本以其嗜血的本性,看到了这其中的利润,并迅速在全球进行布局。由西方控制的ABCD全球四大粮商掌控了大豆的国际贸易,他们通过发放生产贷款(用于购买种子、化肥、农药等)、修建基础设施(公路、铁路、港口等)实际控制了巴西、阿根廷等南美国家的大豆产业,豆农不得不低价将大豆出售给四大粮商,他们通过国际大豆期货市场卖出赚取差价。为了打压其他对手,他们可以极致压低出货价格,获得市场垄断地位,进而获取更大的利润,最终受害的是豆农和消费国,而他们可以赚的盆满钵满。 那么美国会通过大豆制裁中国吗? 假如未来某一天美国失智到通过大豆制裁中国,我们如何应对? |
出版社

《国际肉类经济》, 法兰克福, 德国
http://www.fleischwirtschaft.com
info@fleischwirtschaft.asia
微信公众号 ID:FleischWirtschaft